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加考英聽:考試無用。

  看到大學考試擬加考英聽讓筆者想對比筆者就讀高中與現在學習英文的情形。


  在高中時每日第一件事就是英聽的考試,多數同學都是用猜的,教師在課堂也完全不對其進行指導,只是重複的文法考試,在無限的文法迷宮裡打轉,最後就看到學生你寫我的我睡我的,這種情形這就好像把種子灑在旱地要求發芽。筆者也是屬於英文差的那群,英文課幾乎就是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可是在這種情形下的筆者現在卻會每日閱讀及聽空中英語教室甚至在入伍時也能保持,為什麼有這種轉變?

  當筆者讀大學時,壓力變輕了,不再於文法、單字打轉,壓力的減輕使筆者有時間慢慢的瞭解英文,提升語感,於是高中從來沒有及格過的英文在大學筆者能保持不錯的成績,三年級有位外國老師,第一堂課就問有沒有人要主動和他每週一天的中午和他聊聊英文報紙,筆者就把握機會了,事後教授說在學校這麼多年筆者是第一個舉手的。

  筆者相信自己不是特別認真的人,而是大家的求知慾更早一步被八股的教育磨掉了。學習是孩子的本能,就等待適當的引導,只要有個好起頭孩子就會去把握了,但這股衝勁不會永遠存在,也很容易被抹煞。想學好英文的孩子不能理解為什麼在他努力的把單字、課文都背下來後,隔天成績依然不見起色。一次、兩次、十次,孩子能這樣被打擊幾次?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機會就是一張張不及格的考卷,然後讓成績單對孩子說你是笨蛋,那我們的教育意義在哪裡?如果台灣教育這麼不留空間給孩子,課程永遠排的滿滿,讓孩子像面對閻羅王一樣日日死刑,每日就在無限的紅字中被壓的喘不過氣 ,那怎麼有可能把英文學好?最後合理的結果就是放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躲避追殺,於是我們的英語教學變成一場災難,而更糟的災難是孩子在避難以後怕了,他再也不敢去接觸所有和英語有關的。

  有句成語叫做「守株待兔」,如果說教育者還在看著那少數的滿分而認為加考個英聽就能讓學生英文進步,那只能說悲哀,為什麼?這換句話說不就是「嘿!我有考試了,太棒了,台灣的學生英語會變的超強,我們能和國際接軌了!」

  我們考的試不少了,如果考試真的能讓成績變好那筆者相信台灣的學生應該全部要拿諾貝爾,但很明顯沒有,是不是該有人敢大膽的把考試廢除?唯有當考試回歸鑑定這個定義,我們的英語教育才有救,當沒有考試的壓力後學生才可以在上課時圍個圈聽故事,只要一個能講英文的老師、一台錄音機就可以了,我們就能慢慢的把孩子的語感引出,掌握了語感後續的學習速度自然就快,而不是用現行的作法中日祈禱乾死的種子能冒出芽。

  筆者最後懇請教育者不要再說學生跟不上,跟不上的評斷是什麼?災難式的考試?不及格的成績?學英文的目的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多第二扇窗戶,而不是讓這個窗戶反而阻擋了孩子的世界,筆者學英文從來不是想能賺錢如何如何,筆者只想聽懂DISCIVERY在說什麼而已。

版權宣言:本網誌文章屬該著作人所有,非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